叠片过滤器的过滤原理

  • 时间:2025-09-03 16:15:08
  • |
  • 作者:利菲尔特

作为农业灌溉、工业循环水净化、市政供水等领域的常用水质处理设备,叠片过滤器之所以能高效解决杂质堵塞、水质不达标等问题,核心在于其独特的作用原理 —— 通过精密的叠片结构与科学的水流控制,实现对水中杂质

作为农业灌溉、工业循环水净化、市政供水等领域的常用水质处理设备,叠片过滤器之所以能高效解决杂质堵塞、水质不达标等问题,核心在于其独特的作用原理 —— 通过精密的叠片结构与科学的水流控制,实现对水中杂质的精准截留与快速净化。想要深入了解这款设备的优势,首先需清晰掌握其作用原理的核心逻辑。

叠片过滤器的作用原理,需从其核心组成部件说起。设备的过滤核心是叠加式滤片组,每组滤片由数十片甚至上百片塑料叠片组成,每片叠片的直径通常在 10-30 厘米之间,厚度仅 0.5-1 毫米。这些叠片并非平整结构,而是表面刻有精密的楔形沟槽,沟槽的宽度从微米级到毫米级不等,且相邻叠片的沟槽方向呈交叉排列。当多片叠片紧密叠加时,沟槽会形成无数个细小的 “过滤通道”,这些通道的孔径可通过调整叠片的叠加压力或数量灵活控制,最小能达到 5 微米,足以拦截水中绝大多数悬浮物、泥沙、藻类等杂质。

当含有杂质的原水进入叠片过滤器后,作用原理的第一步 ——水流引导与初步分流启动。原水首先通过设备的进水口进入滤筒,滤筒内的导流结构会将水流均匀分配至叠片组的外侧,避免局部水流过快导致过滤不均。此时,水流会在压力差的作用下,向叠片组的内侧渗透,这一过程中,水中的杂质会与叠片表面的楔形沟槽接触。

紧接着进入核心的杂质截留阶段。由于叠片沟槽的孔径远小于杂质颗粒的直径(如泥沙颗粒直径通常在 20-100 微米,而过滤通道孔径可设为 5-10 微米),杂质会被牢牢 “卡” 在沟槽内,无法随水流继续渗透。同时,交叉排列的沟槽结构会形成 “多层拦截网”,即便有细小杂质突破第一层沟槽,也会在后续的交叉沟槽中被再次截留,避免杂质穿透叠片组。而洁净水则能顺利通过沟槽形成的过滤通道,汇聚到叠片组内侧的中心管中。

随后是洁净水输出环节。汇聚到中心管的洁净水,会通过设备的出水口流出,直接进入后续的用水系统 —— 比如农业滴灌带、工业换热器或市政供水管网。这一过程中,叠片组的过滤效率可稳定保持在 95% 以上,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、泥沙、藻类、有机碎屑等杂质,确保输出水质符合对应场景的使用标准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过滤过程的持续,叠片沟槽内会逐渐堆积杂质,导致过滤通道变窄,设备的进出口压差会随之增大。当压差达到设定阈值(通常为 0.05-0.1MPa)时,叠片过滤器会自动启动反冲洗功能,这也是其作用原理中保障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。反冲洗时,设备会关闭进水口与出水口,同时打开反冲洗口,利用反向水流(或压缩空气辅助)冲击叠片组。此时,叠片会在反向压力的作用下轻微分离,沟槽内堆积的杂质会被水流冲刷下来,随污水从反冲洗口排出。反冲洗过程通常仅需 10-30 秒,完成后设备会自动恢复过滤状态,无需人工拆卸清理,既保证了过滤效率,又大幅降低了维护成本。

此外,叠片过滤器的作用原理还具备 “可调节性” 优势。通过调整叠片组的叠加数量或施加的压力,可改变过滤通道的孔径 —— 需要拦截细小杂质时,增加叠片数量或加大压力,缩小通道孔径;需要提升水流速度时,减少叠片数量或降低压力,扩大通道孔径。这种灵活的调节机制,让其能适配不同水质、不同流量的过滤需求,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场景。

综上,叠片过滤器的作用原理是 “以精密叠片沟槽为核心,通过水流渗透、多层截留实现杂质过滤,再以反冲洗恢复性能” 的完整闭环。正是这一科学的原理设计,让其具备了高效、稳定、易维护的优势,成为各领域水质净化的可靠选择。

利菲尔特滤器为您推荐叠片过滤器的过滤原理,更多最新动态信息尽在利菲尔特滤器官网,同时你还可以了解其他新闻或了解全部产品

Copyright © 2025 利菲尔特(商标:多林灌溉)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11005909号-23